
冉景洪, 1980年出生在思南县三道水一个边远贫穷的普通农户家庭。1998年毕业于思南师范学校,1999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本科,2006年获得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硕士学位,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
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他没有多彩多姿的幸福的童年,从小与妹妹、父母和外婆一起艰难度日。父亲因郁郁不志,郁郁不得志常常借酒浇愁,在家与半文盲母亲多有争吵产生不和,在外与邻居摩擦增多。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他从小就养成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品性,逐步树立起远大理想的雏形,要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199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文家店镇中学读书,开始了周六从学校回家、周日从家返校单程80里路步行的求学历程。两座高山,漫漫长路,因营养不良身高不到1.3m的他,肩负七八斤大米和一罐咸菜,从早上九点多离家,天晴时期在天黑前能赶上学校7点的集中晚自习(班主任点名的);碰到下雨下雪,则一路泥水,连滚带爬,多少次眼泪都哭干了汗都留完了才爬到学校,有时甚至米和衣服全身打湿,冷得瑟瑟发抖,快下晚自习时才能出现在学校里,被窝是唯一可以自取暖的地方,有时也到学校附近农民家或老师家烤火取暖。
初中三年遥远的艰苦求学路程、缺失的家庭保护(其父沦陷为逢酒必喝、逢喝必醉、逢醉必打人摔家拾)和昂贵的学杂费,他靠意志和毅力苦撑硬熬奔向理想的光辉历程。努力与拼搏,勤学与好问,自觉与高效,由此得到校长公开认可与表扬,还免去了初三下学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的学费,破格吸收为共青团团员。直到中考考出超过录取分数线40多分的优异成绩,结合衰落家庭急需人撑起且要就业离家近的需求,走进了思南师范学校。
进入思南师范这所全国示范性师范学校,开启了三年的全面素质教育生活。“献身教育、回报山乡”的校训让他逐步树立起一种社会责任感。所以,三年的学习生活中,他除了语数物化政史地生等文化课外,在琴棋书画,音体美,三字两画基本功等方面也接受到了全方位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学习,让这农村长大的孩子,大开眼界,接触到了几乎当时国内所有的专业和学科。知识量突然爆炸式的接踵而来,让他这好学少年尤如家庭缸里的小鱼溜进大海一样自由自在地贪婪学习。他在每个学期的考试中总是名列全年级前茅,几乎垄断了每个学期的勤学一等奖,数学老师肖桂方开玩笑似的说就是一个勤劳苦干的农民,脑瓜不灵活,捞不到好处(指评不上三好生),发展需要更加全面。

师范课程的难度深度要求,根本满足不了他的学习需求。三年中,自己用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去二手书市场买回高中三年的全套课本,没事就看看。在师范当时没有开设英语课的情况下,把初中掌握的英语学习方法充分运用到了自学高中英语的极致,很快背完了《高考词汇手册》中的全部单词以及试卷上出现不认识的所有单词近4000个,面对高考英语试卷,读懂所有卷面意思基本不成问题,但要做对题还是在语法上花了很多功夫。其它学科也同步自学推进,再去面对好友的考试试卷,会做的高考模拟题就越来越多,就越来越有成就感。这也就铸造了思南师范学习狂人的形象:曾经拿二三十道物理题把老师难倒;也曾一次次用高考原题把数学老师问烦;更有为英语作文难遇到的情况,而在老师家门口苦苦等到晚上2:00直到老师回家……他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连当时楼管张老师和学生会三任主席都感动了大开绿灯,允许他熄灯后在楼道路灯下学习。尽管如此,要适应高考还是不够的,于是周末赶思中补课的机会,也曾悄悄到好友教室里旁听老师讲解,有次楼道里被管理老师逮住问话,你来混课想考什么学校,一紧张就突然回了一句“清华”(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考清华大学到底是什么目标,但当时就只想起这个词),周围围观学生哄堂大笑“思中最牛B的学生都不一定能考上清华,你还考清华,真是自不量力”,搞得他满脸通红,无地自容,灰溜溜地猛地钻进人群中跑掉了,但是“清华”两个字的重量、难度以及大家嘲笑的场景却深深地印在了他脑海里,暗暗发示,我一定要去清华看看。
学习上的努力,并不影响他其它师范素质教育课程的推进,更不影响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和发展。在学校开设的众多兴趣小组中,选择了电工兴趣小组和家电维修兴趣小组,认真地学习、努力的付出铸就了达到跟随电工师傅负责维护检修更换全校照明灯管和通电线路的水平,更曾跟随老师参与大型变压器保险丝检修更换工作;在家电维修方面,从搭建简单电路板到小型家电风扇、收音机、电饭锅等维修以及电视机的简单检修,并作为电教员负责管理班上全套电教设备,从协助汪老师在全校运动会、年度文艺晚会布置、维护、运营全套大型音响设备,配合电工师傅完成舞台灯光设计与现场实施,到后来能够自己带着小师弟们运营整套系统的能力,这给包含涂志祥和杨秀玲校长在内的全校师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因此得到汪芦老师重用和关爱,甚至把物理试验室的钥匙都交一把给他帮助保管,这可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重要的科研大门。二三年级两年内,他把实验室的力、声、热、电、光所有仪器设备全部玩得溜溜转,所有课本试验做了一遍又一遍,为后来的物理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活着,必须得吃饭穿衣。为了解决学费、生活费问题,他没少操心。第一学期上学的高额费用,贫困的家庭,神经失常的父亲,能力仅够维持全家生活的母亲根本没法解决,全靠亲朋相助凑齐了上学的费用,生活费则靠家里七零八凑地勉强维持,第二学期无力再筹就出现缓交、欠款的情况。于是, 16岁身材瘦弱的他暑假中就踏上打苦工的征程,在贵阳至遵义的高速公路乌江大桥附近修高架桥,日晒雨淋,粗木重石,以及坚硬的钢材成了他打工日子中肩挑背磨的伴友,苦撑两个月等到开学时除去吃喝路费剩余300元,好歹也算挣了一半学费。感恩于赵安坤老师介绍好友何兰权家孩子给他当家教,两块五一次,一周六次,加学校月补30元,生活费算是有了着落。不幸的是,他外婆在第三学期开学不久因病过世,父亲疯疯颠颠,神志不清,母亲守灵,家中连下葬的棺材都没有。面对困境,即使无奈无力,也得面对,只好求助于家教家长预支200元工资,赶往枫芸请同姓伯伯叔叔们临时请木工加工一口棺材,现上漆三天完工包拖拉机参与押车连夜兼程100公里运回家里安葬老人。这些困境都自己扛着,青岛特困生专项扶贫拨款以及另外一项救助款,班主任分给了其它传说很穷实际情况不太清楚的同学,尽管他心理很难受,但日子还得过。穷则生变,变则通。于是思南陆家马头上出现了他空闲日帮忙生意人上下船挑货的身影,一次两三块钱。学校老师陆续知道困境后,介绍了好友家的孩子让他辅导,以获得更多的补助。学校每年假期的护校队也有了他的身影,护校值日的空闲之余,看书成了他最好的乐趣。不时出去走走巡逻,正好让眼睛放松放松;校长领导们的经常传唤,使得他日子过得很充实和饱满,这也从另外一种方式上保护了他,使其没有完整的长时间离开校园,沾染不良习惯或干坏事情。逢时过节,老师们送吃的穿的旧衣服,让他觉得很温暖,就这样,护校、家教、赚钱、学习构成了生活的主要旋律。

一转眼,师范三年即将毕业,家庭已经破落不堪,这年高考他上了本科分数线,但没够志愿贵师大物理系的录取线,果断放弃了专科志愿的填报和录取。因此,在与母亲商量不通,大吵一架的情况下,放弃了分配的工作,在校办工厂里打一个暑假的工,赚齐师范三年所欠学费的同时,还有少量余款用于学习。
这使得三条名言就成了相伴他左右的重要励志精神: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郭沫若);名人的出名,是别人捧出来的,与其浪费时间去追捧别人,还不如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让别人来捧你;你能,我也能;你不能的,我也能(美国太空学博士吴学超,思中校友印江人)。
这一次,他全力以赴,参加思中半公开半隐蔽情况下的补习班听了九个月的课。期间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工整笔记,认真清理错题的态度、成绩基础给班上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则以清华大学为目标,不断努力,勤奋苦读。每天除了上两小时家教赚取生活费外就是全力的学习,赚的钱还偶尔给初中的妹妹分享点零花钱。正是这份执着的精神、毅力和谦虚的学习态度,为他赢得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本科的宝贵机会。
过去四年的磨练,对于他而言,基本已经完成了人性的打磨、志向的选择和品德的形成。临行前思南师范学校部分领导老师每人给点钱凑了路费和少量生活费送上新的征程,涂志祥校长更是亲自叮嘱其在北京工作的三儿子涂竹蓂重点关照他指导他。
来到北京,面对大城市,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努力拼搏的重要性、生存能力的适应性对他而言稍作适当调整就适应了,但是,融入大城市的生活、与同学基础的匹配协调却是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申请学校勤工俭学的机会,到收发室分信、到复印室帮忙复印资料、到图书馆协助整理图书、在校园里捡草地上的垃圾、在校卫队护校巡逻、帮桶装水公司送水等出卖体力的苦活在大一期间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现;等到大二时,到各栋宿舍楼卖电话卡、批发作业到食堂门口零售、帮广告公司写信封地址、到各小区发商品广告等带生意性质的勤工俭学方式运用更多,同时,适应于了北京的生活环境,熟悉了地理位置,做家教也成了主要的大笔收入来源……大学期间,只要是能做的不违法的勤工俭学,基本上都干过,尝试过。这样下来,除了供自己的生活学习费用外,还负责攒钱供妹妹上思中的学杂费、生活费、补课费等全部开销……四年中只在第一个寒假回家,其余周末和假期,不是打工就是学习,因为他不打工就没有生活费,不打工,妹妹上学就将无着落;不学习,就将面临考试不及格而被退学的风险。多少次同学聚会、户外活动、团体项目,他只能委婉拒绝,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日子就这样在艰苦环境中悄悄逝去了。
四年大学转眼即逝,在毕业前夕的学习氛围注定了7个室友各自为着目标努力,他选择了奉献航天,走进航天的道路,去了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读研究生拿硕士学位。读硕士期间,除了跟着导师努力学习,认真做课题外,与此同时,更是一直负担着送妹妹在贵州师范大学读本科的费用支出和学习引导。不幸的事情在母亲生病,于暑假各方筹款在贵阳进行肝脏切除三分之一、胆全部切除的成熟技术大型手术,好在经过多年磨练,很快通过打工和研究生奖学金还完了全部借账。
学习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单位留院就地工作;工作过程中,除了延续认真、负责、专一的态度外,更是对团队建设,对物理问题的解决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技术上掌握了众多硬功夫。得到导师领导的认可、支持和赞扬,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十年寒窗,只磨一剑。若干年的积累在与总体部的项目合作中表现非常出色,而被总部门看中,经过商量,于2012年调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参与设计航天飞行器,作为某飞行器设计团队中气动力、热环境与气动弹性专业的设计师,负责研究、设计并解决该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碰到的相关问题。并在团队中由于较好的表现和同事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经过推荐并参加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层层筛选,幸运地获得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将基于工作需求开展高于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学术讨论,用来指导并服务于设计科研工作。
平台是前辈用若干人的生命和心血搭建的,起点是从自然科学领域的又一个高点起步,责任是国家13亿人口80后这代人中少数青年成员应该肩负的历史使命,路,就在脚下,前途就在远方,这条路,不论前面有多艰辛和困难,相信经历过这么多磨难和洗礼的他一定能走出一片美好的天地,造福于人民,奉献青春于国家,谱写属于他个人奋斗的人生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