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艺术系美术专业教研工作会议在非遗中心召开。本次会议由工艺美术专业主任杨海燕主持,围绕教学规范提升、产教融合深化及师资队伍建设三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杨海燕传达了系部关于强化教学纪律管理的工作要求。她表示,任课教师应建立"三阶备课"机制,通过课前预案、课中调控、课后反思确保教学质量;要求各班级严格执行考勤管理制度,班主任需利用主题班会开展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实施"预警-帮扶-问责"三级联动机制,切实保障教学秩序规范运行。
在专业建设环节,全体教师集体研学了教育部最新颁布的《职业教育美术专业教学标准(修订版)》。杨海燕结合标准中"岗课赛证"融通要求,提出构建"项目驱动+非遗传承+现代设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现场展示了朱砂工艺品开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针对产教融合深化需求,成立专项工作组,加速推进与本地朱砂企业的合作研发进程,确保毕业设计作品转化率达80%以上。
在职业发展研讨阶段,戴志坚基于行业调研数据,提出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2.0计划",建议通过企业挂职、工坊研修、国际访学等多元路径提升师资水平。邓伟等老师则围绕"非遗活化与数字美术"交叉领域,提出打造特色课程群的创新构想。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实施"导师制+课题制"双轨培养,同步推进校企合作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本次会议不仅明确了新学期教学重点,更在产教融合机制创新、师资转型路径设计等方面取得进展,为美术专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 文/申肖飞
一审一校/杨海燕
二审二校/王展才
三审三校/代 英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