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集体备课会

作者: 日期:2022-03-17浏览:

为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助推思政课质量的全面提升,3月15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集体备课,“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研究”“生态文明教育”等课程负责人和教务科全体同志参会。学院行政负责人喻华主持集体备课会。

本次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是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20个一”的具体内容、实施细则的修订与完善。各课程负责人分别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任务量、管理实施、结果评价等情况进行交流和讨论,并就各课程如何在实践教学中贯彻中央有关精神、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和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及学生的成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大家一致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有效辅助,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在任务分配上,还可充分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作拓展;在内容形式上,可根据各课程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劳动体验、参观访问、宣传宣讲等形式;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灵活考核,真正客观反映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备课会现场)


张莉就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的修订、完善进行了讲解,重点聚焦课程大纲与实施过程,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完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思政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最后,喻华在总结时要求,一要对标落实。各课程都要对标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要求,严格落实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和学分数;二要全程贯穿。按照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和人才培养高质量的要求,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全学制覆盖;三要有效组织。各课程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开课的学段,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提前做好谋划,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精心设计,创新形式,有效组织实施;四要科学评价。要着眼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着眼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全方位评价实践教学成效。五要相互融通。各课程要及时总结实践教学成效和经验,通过实践教学常态化集体备课会,进一步深化对课程大纲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各课程实践教学的交融、贯通,共同进步、共同发力,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文/车敏 图/胥城墙)

一审/张  莉

二审/喻  华

三审/谢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