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我校箫笛工作室案例在国家平台——教育部职成司提质培优项目组,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刊发

作者: 日期:2022-03-30浏览:

一箫一笛琴瑟和鸣,箫声尽赋山河志,笛韵常抒民族情。

玉屏箫笛是传统“贵州三宝”之一,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更是一件高雅的民族工艺品,以音色清越、雕刻精致而著称。

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玉屏箫笛蜚声海内外,是玉屏侗、汉、苗、土家等多民族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晶。

因其独特品牌影响力和工艺价值,玉屏箫笛便成为了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多彩贵州民族文化,打造“箫笛产教融合文化育人机制”的重要着力点。

“一人一支箫笛,同谱青春乐章。”铜仁幼专为每一位新进的师生各赠送一支箫笛,希望他们用学校自己制作的“文艺”产品吹奏人生最华美的乐章。

铜仁幼专箫笛艺术工坊团队所依托音乐教育专业,围绕学校“立足铜仁,面向贵州,辐射武陵”的服务方向,以“基础教育、基层馆团、文化产业、创新创业”为就业导向,搭建讲台、舞台、打造教室、实训室、钢琴室、排练室,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擅演奏、精制作、懂教学、会管理”的小学音乐教师和音乐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

近三年来,该校培养了“擅演奏、精制作、懂教学、会管理”的音乐专业人才259人,平均就业率97.66%,在省级以上比赛获奖15人次。

院校还带动10余家箫笛企业产品质量提升,玉屏箫笛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项目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比赛二等奖。

此外,学校更是参加中国-东盟“一带一路”教育交流,承担并完成贵州省华文教育基地“寻根之旅”活动的教学任务,累计服务外籍专家、留学生500余人次,受到广泛好评。

深化“三教”改革,搭建箫笛产教融合文化育人机制

铜仁幼儿师专围绕箫笛相关项目的建设,团队开设箫笛演奏、箫笛制作与演奏、暑期箫笛制作兴趣班课程,坚守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教学见习、实训相结合。

完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

以箫笛艺术工坊为载体,积极探索引企入校、联合育人,完善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学校、政府、企业协同开展“现代学徒制”,打造精品课程团队。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推进校企专业共建,完善并推广校本教材,促进音乐教育专业教材改革。团队搭建200多个平方米的玉屏箫笛制作实训室,围绕玉屏箫笛“产、学、研、用”,开展立体协同育人。

撰写《箫笛演奏教程》

《箫笛演奏与制作》精品课程的编写针对零基础热爱箫笛演奏学习的学生,采用问题导向的方法,用乐曲代替部分练习曲。在基础篇和提高篇中加入二重奏和独奏曲片段的练习来替代练习曲练习,侧重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补充必要的乐谱知识并做有针对性的训练,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举办箫笛千人齐奏艺术活动

团队为院校新生制作人手一支笛,深入推进玉屏箫笛文化进课堂活动。通过文化艺术节千人箫笛齐奏提高学生识谱技能,锻炼了学生的演奏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此外,建立铜仁幼专玉屏箫笛坊微信公众号,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及时推送箫笛相关新闻、曲谱等信息,传承箫笛文化。

多措并举,强化师资团队建设
实施双师工程,培养优秀教师

 项目组采取听课、评课、研讨、课堂改革等活动,切实提高新教师、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老教师、专业教师配合学校做好新教师的培养,支持、鼓励、帮助青年教师担负起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并通过传帮带,达到共同进步。工坊每年承担中青年教师研习5人以上。

校企联合,共同搭建双师型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平台,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建立玉屏箫笛实验生产线,推广玉屏箫笛标准化生产技术,完善“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传绝技、带高徒、出精品,实现助推玉屏箫笛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

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学科带头人

通过访问学者、进修学习等途径,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职教名师、学科带头人。聘请刘泽松、吴继红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我校客座教授。与玉屏骏贤乐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协同,曹俊、舒厚槐、张志学等多位玉屏箫笛制作名家共同参与,为院校箫笛大师工作室团队注入新鲜的血液。邀请全国知名箫笛制作、演奏大师来校讲学。

实施教授工程,提升教师职称和学历

团队由铜仁幼儿师专全体音乐教师和部分其他专业教师共同参与,邀请企业和校内外专家来院校进行箫笛制作与演奏技能培训,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及用人单位参与实践。通过项目带动青年教师学历提升,目前2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5位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全体音乐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建电子音乐、古筝、胡琴等多个艺术工坊,促进团队协同发展。


搭建四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制作室年均生产箫笛5000余支,开展箫笛演奏讲座培训十余次,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和箫笛产品的研发。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优势,依托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指导学生建立网络店铺,带动创新创业。深入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传授为支撑的校企共同交替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实现箫笛制作工艺、工作流程、营销模式创新

团队通过大量的实践,对箫笛的音准、雕刻工艺等环节进行研究,完善了专业演奏笛、学生普及笛、幼儿演奏哨笛等系列产品。将传统箫笛制作一人包揽全部流程改为流水线作业,合理安排和调整各工作岗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创新产品包装,美化网络店铺,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拓宽玉屏箫笛的销售渠道。

开展送教与送文艺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

团队多次到铜仁市周边地区开展送教下乡,举办文艺演出等活动,与玉屏骏贤乐器厂联合六龙山乡镇农户打造箫笛竹林基地,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