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教育教学
  •   >   专业建设
  •   >   正文
  • 舞蹈教育专业简介

    发布日期:2025-03-25    浏览次数: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较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及较高的舞蹈艺术专业素养,掌握扎实的舞蹈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舞蹈审美、舞蹈编导、表演能力、实践创新及教学能力,掌握黔东乃至武陵山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做到“通舞艺、懂舞论、能教会编”,能够适应未来教师职业和社会发展,面向基础教育(学前教育)行业的教师职业群,能够从事小学(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核心课程

    《基训(芭蕾基训、古典舞基训)》《中国古典舞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编导》《舞蹈训练学》《小学舞蹈教育研究》《黔东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舞台实践表演》。

    (三)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

    专业类

    (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教育与 体育

    大类

    (57)

    教育类

    (5701)

    学前教育

    (831)

    普通小学教育(832)

    文化艺术培训(8393)

    小学教育教师

    (2-08-03-02)

    幼儿教育教师

    (2-08-04-00)

    其他教学人员(2-08-99)

    舞蹈演员(2-09-02-04)

    小学舞蹈教师、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舞蹈演员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舞蹈教师考级资格证

    (四)专业特色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实用性人才”为根本出发点,以“三个面向”(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基层馆团、面向培训机构)的培养定位,结合舞蹈专业特点、铜仁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目前,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构了“基本技能+地方特色”与“理论+技能+素质拓展与创新”的课程体系,实现了由以理论、基本技能课程教学为主向以特色性、全面性、应用性课程教学为主的转变。立足黔东、武陵山区,发挥区域独特厚重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优势,挖掘、收集、整理、创作民族民间舞蹈进校园、进课堂,打造《黔东民族民间舞蹈》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撰写具有代表性的《黔东民族民间舞蹈》校本教材,实现了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与地方经济文化接轨,免除了人才就业后的二次培养,形成专业优势、特色,形成个性。在培养专业共性和个性的同时,发挥艺术大学科优势,培养“多能一专”的人才,将校内外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突出了舞蹈专业实践性与创造性的特点。

    获多个民族文化示范基地

    《黔东民族民间舞蹈》万人展演大课间

    (五)专业成果

    培育了1支省级优秀“黔东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团队,1名省级职教名师;打造1门《黔东民族民间舞蹈》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录制了40个教学视频,时长400分钟,线上点击率达80万,评审为“优秀”;撰写了1部具有代表性的《黔东民族民间舞蹈》校本教材;创编了《锦绣》《小城有伙儿新市民》2个经典作品,在全国民族民间舞蹈原创作品展演中获优秀。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2023年度高等职业教育美育教学研究”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美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等课题。近年来,学生参加省、市各级比赛60余项,毕业生100%就业;开设黔东民族民间舞蹈大课堂特色课,已成为铜仁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的名片,被特邀赴美参加蒙特利公园市建市100周年的交流演出。同时,师生们投身地方文化建设,服务地方和社会,参加省、市、县演出活动100余次。

    全国民族民间原创作品汇演剧目《小城有伙儿新市民》、《锦绣》

    庆七一万人同跳一支舞同唱一首歌文艺演出 教师参加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 程》排演

    关注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