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部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概况 / 学部简介

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成立于2018年,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政史教研组,后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018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教学部(以下简称“教学部”)。2022年被列入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成员单位。教学部以“爱与信仰”为办学理念,形成了涵盖专科生和联合培养本科生教育的培养体系。

一、教学体系

教学部形成了1部5个教研室的教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开设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下设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贵州省情与生态文明教研室,承担全校所有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二、师资力量

教学部有专任教师30人,兼任教师1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讲师1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占比66.7%,客座教授4人,兼职教师6人;贵州省省级名师3人,人文社科课题评审专家1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铜仁市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2项,其中省部级2项,地厅级6项,校级9项,在研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7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其他论文共130余篇。

二、师资力量

教学部有专任教师30人,兼任教师17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名,副教授7名,讲师1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占比66.7%,客座教授4人,兼职教师6人;贵州省省级名师3人,人文社科课题评审专家1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人;铜仁市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比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近五年,主持和参与各类科研项目22项,其中省部级2项,地厅级6项,校级9项,在研各类课题10余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4部,参编著作7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其他论文共130余篇。

三、4个校内教学科研机构

铜仁市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省级名师工作室、省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智慧与VR实践教学中心。

VR实践教学实训室

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介绍 

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于2018年设置,是贵州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最先且目前唯一开设的专业。2021年与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专升本)本科生。2024年,专业通过教学审核评估。现有在校学生6个班级310人。截至2024年5月,已培养三届毕业生共202人。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理论、道德、法治相关学科知识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和德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让原著说话·为信仰发声”特色晨读

二、培养模式

本专业实行分层次、分类别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精细化,以“全员导师制”打造“精品工程”。每一位学生都有指定的一名全员导师,每一名全员导师负责指导3-6个学生,紧密结合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其学业、思想、就业等问题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个性化、精细化辅导,努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培养质量。

三、主要课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伦理学、政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导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伦理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小学德育工作管理与班级管理、小学教育与活动指导等。

四、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部门,从事思想政治、党务与宣传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

毕业生座谈会

五、成绩亮点

本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强。近年来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省级奖项共10项。本专业毕业生连续3年高质量就业率、升学率位居学校前列。近几年来,专升本录取率平均达80%以上。

挑战杯、模拟政协提案等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