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马克思主义教学部建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加强小学道德与法治专业人才培养。
1.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通过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和主题社会实践相结合,建立课堂讲授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组织学生赴铜仁革命军事陈列馆上“纪念馆里的思政课”,到困牛山战斗遗址上“烈士纪念场所中的思政课”,赴劳动实践活动上“行走的思政课”等,把思政小课堂建设成为“理论课堂、时政课堂、实践课堂”一体联动的大课堂,提升了思政课的鲜活性和吸引力。立项精品课程2门,思政课程建设成果被《中国教育报》等报道。

(思政课建设有关情况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教学部师生在困牛山战斗遗址上“烈士纪念场所中的思政课”)
2.制作微电影《追寻刘恩和》获省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评选,开发《千年汞都华丽巨变》《困牛山红军壮举》《苗族文化薪火传》等8门实践教学视频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

(微电影《追寻刘恩和》)

大学生讲思政课《困牛山红军壮举》团队
3.开展“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的实践平台。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教学水平提升,2名教师分别获评为“思政年度人物提名”“思政新秀”;1名教师获贵州省青教赛“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三等奖;2名教师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职高专学段教学展示、录制活动,1名教师获2024年“铜仁市第八届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思政课赛道第二名。




(思政教师龚咏军被授予“思政年度人物提名”荣誉称号,思政教师代侣被授予“思政新秀”荣誉称号。)


(思政教师王合磊获贵州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思政教师张熙钰代表学校参加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高职高专学段教学展示活动)

(张熙钰获铜仁市第八届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思政赛道二等奖)
4.获贵州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高职高专)研究项目立项1项;贵州省社科联理论创新课题等省级课题立项5项;市委重大指标等市级课题立项3项。完成2022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省级名师工作室结项。




5.积极履行好“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建设工作”成员单位职责,于今年11月11日成功承办了“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贵州省)建设工作调度会”,新华社贵州频道、贵州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6.2024年,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99人,职业资格获证率为100%,小学教师资格证获证率为76.77%;专升本录取率为85.26%。其中,德育A2102班升学率96%;教师资格证获取率90%,并有2人考取特岗教师(贵州黔东南、广西玉林)。参军入伍3人,参加西部志愿者计划4人,完成“五个一批”高质量就业率达92.2%。

7.以OBE理念为人才培养导向,创新实施学生全员“导师制”,以“全员导师制”打造“精品工程”,每一位学生都有指定的一名全员导师,每一名全员导师负责指导3-6个学生,注重对其学业、思想、就业等问题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个性化、精细化辅导,22级、23级在校生217人,教师资格证笔试通过率60.36%,在各项比赛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8.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受到团中央、团省委表彰;深入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截至目前,教学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共计45余次,在线注册志愿者人数达511余人次,总计服务时长高达11590.55小时,推荐西部计划志愿者5人,获校级以上奖励60余项,强化学志愿服务文化培育,不断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培养社会责任感。




9.强化理论宣讲。参加各级各类宣讲团,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教学部现有省理论宣讲二人讲成员1名,市委讲师团成员3名,市青年讲师团讲师2名,成立了以思政课教师为主的理论宣讲团,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农村社区等进行理论宣讲,覆盖人群超1万人。其中,2位老师在贵州教育系统“理论宣传二人讲”评选展示活动中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