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我校牵头组建并举办的全国智慧美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国86家大中小幼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代表齐聚梵净山下、锦江之滨,共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时代答卷,共创智慧美育美好未来。大会由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朱保贤主持。
启动仪式现场
美育盛典,启动仪式擘画未来
上午10时,启动仪式在铜仁幼专学术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宋选文首先代表牵头单位致欢迎辞。他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组建智慧美育共同体是贯彻国家战略、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培元”理念的创新实践。他回顾了学校在美育与产教融合领域的扎实探索,并承诺作为牵头组建单位之一,铜仁幼专将全力支持共同体建设,开放资源,深化协同,推动优质美育资源广泛共享。
宋选文致辞
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美育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青春教授通过线上方式致辞。她高度评价了共同体成立的时代意义,认为这是将“智慧美育”与“产教融合”两大命题相结合的应势而为之举,体现了牵头单位铜仁幼专的前瞻视野与责任担当。她期待共同体能成为理念引领的高地、资源汇聚的平台、协同育人的摇篮和创新发展的引擎。
郭青春致辞
重庆智慧美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小慧作为企业代表致辞。她分享了公司在智慧美育评价与实践领域的探索,特别是与铜仁幼专合作研发高职院校数字化美育评价平台的成功经验,并表示企业将深度参与共同体建设,助力美育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
唐小慧致辞
朱保贤主持大会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现场举行了共同体启动仪式和揭牌仪式。铜仁幼专党委书记宋选文与教育部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美育专委会委员、秘书处秘书长赵杰共同为“全国智慧美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揭牌。随后,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国家开放大学出版传媒集团、贵州梵绮产教融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贵州天之王教育集团代表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共同体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宋选文、赵杰为共同体揭牌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智慧赋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汇聚前沿智慧
当日下午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汇聚了多位专家的前沿思考与实践经验。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美育研究院院长赵伶俐作《智能化美育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主旨报告。作为“大美育”“审美化教学”理论的创建者,赵教授长期深耕美育与评价研究。报告中,她结合自身深厚的理论研究与前沿的技术实践,深入剖析了智能化美育发展亟待破解的核心难题。
主题分享环节,与会人员重点围绕“美育融合与创新实践”与“美育测评、数智赋能与区域实践”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研讨。重庆师范大学美育研究院丁月华教授分享了《长江文化美育浸润课程体系建构》,展现了如何将深厚的长江文化底蕴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美育资源。全国融合美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秘书长朱琳老师以《从“绘本+舞蹈”看美育创新,构建育人协同机制》为题,展示了跨学科美育的生动实践。重庆智慧美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小慧则聚焦《锚定国家战略 创新评价范式——高职院校美育评价体系的研发与实践》,阐述了基于大数据的科学化美育评价体系。西南大学张颜博士分享了《基于审美化教学过程的审美素养智能化测评》,探讨了技术与美育评价的深度融合。教育部教指委美育专委会委员张景贤副教授,分享了构建“教导训评”一体化沉浸式美育课堂的新范式,为高职美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路径。西南大学美育研究院经刚博士的报告《美育赋能心理疗愈,守护大学生心理晴空》,揭示了美育在促进心理健康方面的独特价值。最后,铜仁幼专教务处处长、黔东美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廷树教授以《标准先行 课程群支撑 综合评价:民族地区幼儿师专美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为题,分享了学校立足民族地区特色,系统推进美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
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
实地感受,美育实践基地展现特色成果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考察了铜仁幼专附属幼儿园“为仁·稚美”美育实训基地、学校非遗中心(贵州省艺术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以及位于中南门古城的学校非遗美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代表们对铜仁幼专将黔东民族民间文化、非遗技艺(如松桃苗绣、思南花灯、玉屏箫笛)有机融入美育教学与实践,并依托基地开展“三师共育”、构建“育、训、赛、证、演、研”六位一体美育浸润模式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观铜仁幼专附属幼儿园“为仁·稚美”美育实训基地
观看我校美育成果展演展示
全国智慧美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构建了一个汇聚高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平台。作为牵头单位,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表示,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与各成员单位携手并进,秉持“坦诚友好、开放创新、共建共享、求真务实”的理念,共同探索智慧美育与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图/田洪 文/安世嫦)
全体嘉宾合影
一审一校/代 英
二审二校/谢菊花
三审三校/杨廷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