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江苏省人民政府、日本自治体国际化协会 、韩国市道知事协议会主办的第26届中日韩友好城市交流大会在江苏盐城启幕,我校教师杨海燕作为铜仁市代表参加,向全体与会成员展示剪纸、箫笛、叶脉绣、黔绣等我校非遗珍品及文创衍生品。
展示现场与嘉宾合影
杨海燕身着苗族服装,向中外嘉宾介绍铜仁非遗文化、展示我校师生非遗文创作品。色彩绚丽的苗绣作品上,蝴蝶妈妈、祥云等经典图案栩栩如生,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苗族先民的智慧与审美;思南剪纸展现的镂空技艺,让花鸟鱼虫、民俗故事在红纸上“活”了起来,不少日韩嘉宾驻足观看,不时发出赞叹;玉屏箫笛则以其温润的音色、精美的雕刻,成为文化交流的“声音名片”,吹奏时婉转悠扬的旋律穿透会场,让国外友人沉浸式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魅力。

与会嘉宾欣赏非遗苗绣
与会嘉宾欣赏思南剪纸
近年来,我校扎根多彩贵州民族文化,深耕黔东非遗技艺,围绕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与创新应用,系统构建了“大师引领——平台孵化——产品转化——赛事驱动”的全链条发展体系,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闭环,通过非遗传习进校园、文创产品开发、文旅融合展演等多元路径,让苗绣技艺、玉屏箫笛、思南剪纸等多项非遗技艺焕发新生,建成省级黔绣、剪纸、箫笛大师名师工作室,省级剪纸艺术、箫笛艺术黔匠工坊,每年组织开展千人展演黔东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我校师生多次代表国家、省市参加各级各类非遗技艺展演展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热爱并精通非遗技艺的青年学子,实现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