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2日,铜仁幼儿师专学前教育学院“黔东非遗·多彩贵州” 非遗美育实践队在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中心完小开展了玉屏箫笛向阳花小课堂,旨在推广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堂上,志愿者刘飞向小朋友做玉屏箫笛相关知识的普及,讲述了有关箫笛的历史故事 《萧史弄玉》,教授他们演奏时的正确姿势和基础知识,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印象。刘飞从河南舞阳贾湖骨笛讲起,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乐器知识,包括周代的“八音”分类法,使儿童了解了中国丰富的乐器历史文化。志愿者们还讲解了玉屏箫笛制作技艺相关的历史传说,边讲边示范演奏手上的箫笛,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室里时时响起儿童们的阵阵掌声。
当儿童们听说带队老师王展才是学校箫笛大师工作室主持人,能用箫笛吹奏很多儿童们喜欢听的音乐的时候,他们极力邀请王老师来给他们吹奏几曲。于是王老师吹奏了《孤勇者》《虫儿飞》《我的祖国》……儿童们积极参与互动,还送出了他们最心爱的“顶呱呱”贴纸,表现出了对玉屏箫笛的浓厚兴趣。
据悉,“黔东非遗·多彩贵州”非遗美育实践队将在怒溪镇开展为期五天的非遗教学,主要包括花鼓、花灯、金钱杆和剪纸等课程,目的是激发儿童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的种子,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文图/刘飞 蔡洋洋)
一审/蔡洋洋
二审/王展才
三审/卢道静

志愿者给小朋友讲解箫笛历史文化

志愿者给小朋友们讲解玉屏箫笛发展历史及相关传统乐器种类

小朋友们积极参与活动,并上台展示正确吹箫笛的站姿坐姿

王展才副教授示范吹奏笛子曲目